洪范九畴作为理论系统, 是王权和天命的象征。它与“革命”理论不同, 前者属于平治天下的大法和基本理论, 后者则论证了改朝换代的合理性。关于《洪范》的政治哲学, 北宋以前, 儒者更重视五行畴;南宋以后, 理学家更重视皇极畴。这两畴的重要性与其在九畴中的序次是完全相应的:五行为初始畴, 皇极为次五畴 (中畴) 。
立式有掩迫击关囚格对提挟执提固杜,三门具不具,五将发不发,以占四计之休咎。始击临太乙宫,为掩,掩者,阴胜阳微,掩袭劫杀之义,岁计遇之,王纲失序,君弱臣强,身死国亡,水旱霜雹,盗贼疾疫,若在易绝之宫,人君大凶,在绝阴、绝阳之位,臣诛。掩主大将,主算不和,凶;大将算和,大将虽凶,参将发利,以小将击之胜,若参将被掩,则小将凶也。
太乙卦一函三,以乾为之始也,故太乙三年一宫,自乾为首之义。又云:一六者,生成之象数也。在河图则一数,属于坎,六属于乾,故九宫贵神合起坎,而行者齐其象也,故用生数焉。太乙主客之神,命起乾,而行者齐其岁也,故用成数之也。
东汉建安十八年太乙入壬子元第四十二局;太乙在七宫节三年理人;文昌亥在内地可攻外;主算二十七,长和,可大举征伐;主大将在七宫,值囚气,有拘击奔败崩亡之灾;主参将一宫发,乘休气,宜发兵守隘,按兵埋伏,出其不意,待敌而发,可获小胜。
三式的创立乃是符合天地自然之运行变化规律,以合乎客观世界的升降进退发展变化自然规则,而客观世界并不一定是遵循简便易行的主观意愿为原则的。其实这个问题类同与奇门遁甲的拆补置润之法,因此我们若能探明奇门遁甲的局数变化规律原理,此问题也就自然而然旁通于心。
因此,判断事物总的性质趋向,应看太乙监将与所在宫的旺相休囚。太乙若在阴绝、阳绝、易气之宫,则不利。算合则凶浅,不合则凶深。太乙助主之时,于客不利;太乙助客之时,于主不利。明太乙则可调和人事的动作谋为,变主为客或易客为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