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行榜 统计
  • 文章总数:172 篇
  • 评论总数:0 条
  • 分类总数:19 个
  • 最后更新:3天前

修行,怎样才算是精进?

本文阅读 5 分钟
首页 心灵成长 正文

我们修行,一定不能抱着贪心去修,这样虽然看起来很努力、很用功,可是因为你的发心是贪心,贪心是饿鬼的因,所以你得到的果报就变成了饿鬼。

这一点我们不能不注意,否则很冤枉,本来是想出离六道的,可是勇猛精进了那么久没想到又掉到了饿鬼道里边,你说冤枉不冤枉?

有些人对于世间的财色名食睡他似乎不贪,可是对于佛法却非常的贪心,比如从某个地方拜了一位老和尚,接触到某一个非常好的法门,就觉得这个法门太好了,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比这个法门高了。

就在这时候世俗的念头就开始出现了,认为只有自己修的这个法门是无上的,别人的法门都是不好的。这就起了分别心,不但没有增长一点道业,反而一日不如一日了。

其实,这就是修行中勇猛过度了。修行中的勇猛精进是有智慧的勇猛精进,而不是贪心产生的勇猛精进。

《金刚经》里面说:“法应尚舍,何况非法”,就是要我们对法也不要过于执着,因为这个法也是有为法,也是生灭的法,你执着他就错了。

我们反过来想一想,如果佛法没有生灭,那么怎么会有正法、像法、末法之分呢?

释迦牟尼佛说了一辈子法,为什么又在《金刚经》里面跟我们说如果有人说他说了法,即为谤佛。这就是告诉我们佛法只是通达真心自性的一种工具,我们可以使用它,但是不能执着它。

这个佛法其实也和金钱是一样的,只是一种工具,你不能说佛法就是佛,也不能说金钱就是我,这样是不对的。

我们对于一切的有为法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,如果你想控制和占有,那么受苦的只能是你自己。

我们修行,既不能过快,又不能过慢,所谓是不怕慢,就怕站,不光是修行,就是做什么事情都要把握一个适度原则,这个适度也就是儒家所说的中庸。

中庸也就是不偏于两边,破除边见的意思。如果你偏于好,那么迟早就会偏于坏;如果偏于有,那么迟早又会偏于无。

物极必反,这个世间任何的事物发展到极点就会偏向于相反的方向去发展的。因为这都是相对法,并不是中道了义的法。

修行如果太松弛、太放逸,那么又会离佛道越来越远了。所谓是修行一年,佛在眼前;修行两年,佛法天边;修行三年,佛在西天,最后连佛都看不到了。

所以,我们修行就要像弹琴一样,弹琴的时候,弦太紧会断,太松又弹不出美妙的音乐,松紧拿捏得恰到好处,才是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应有的态度。

莲因居士 2016.09.03

本文源于网络,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,文章出处: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22302667
-- 展开阅读全文 --
古训:三件事不要想,三种忙不能帮
« 上一篇 06-20
梅花易数之体用初探
下一篇 » 07-26

作者信息

管理员
国学软件管理员
TA的最新作品

随机文章

    请配置好页面缩略名选项

热门文章

标签TA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