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口诀来自网络,未署名以及无版权信息。本人在原文的基础上加了注解(未完成),对口诀也有修改。
自古太乙明天道,奇门重地道,六壬属人道。太乙神数是中国文化的瑰宝,是中国古代最高层次的预测学之一,是传承千年的皇家秘藏绝学;也是中国唐代司天监必修的考试科目之一。介于太乙式推算方法比较复杂繁琐,历代学者多望而却步!可惜的是到目前为止,此法已经到了几近失传的地步,甚为可惜可叹!下面是我整理的时计太乙的排盘心法口诀。
速求太乙口诀:
太乙一宫三时辰,八宫二十四天神,
从一至九不入中,两天游走为一顿,
日干为阳一宫起,干阴之日六宫陈,
阳日一四宫时找,阴日六九时宫魂,
此为阳遁太乙法,阴遁九一倒着论。
注:太乙三时辰移动一宫位(一时辰是两小时),这里的宫位是指八宫。太乙只在这八宫里移动,不入中五宫,阳遁太乙移动是顺序是按照一宫、二宫、三、四、六、七、八、九宫的顺序走。日干为阳,太乙从一宫起;日干为阴,太乙从六宫起。我们按照这个规律可以看出:甲子日子时到次日(乙丑日)子时,有12时辰,甲子日子时起于一宫,甲子日卯时移动到了二宫,依次类推,乙丑日子时,太乙来到了六宫,而乙丑日正好是阴干日,是不是发现规律了?所以,这里的【阳日一四宫时找,阴日六九时宫魂】实际上是说阳日太乙只能在一、二、三、四宫里,阴日太乙只能在六、七、八、九宫里。当然上述为阳遁太乙法,阴遁太乙则是按九宫、八宫 ...... 一宫的顺序走。而阴遁太乙,阳日在九、八、七、六宫,阴日在一、二、三、四宫。
回过头来看【两天游走为一顿】这一句,两天为24时辰,正好是太乙行一周,也恰好阴阳互转,回到原点,真是符合天道的规律!
速求文昌口诀:
若问文昌何所求,二至前甲今日头
天目碧游十八时,一天半来行一周
积日折三一点五,所得之数为基娄
阳遁子时加申上,阴遁子寅是根由
乾坤重留为阳遁,艮巽重算是阴筹
阳遁子时申巽子,武德二五八顺猴
巽上排来三六九,子上一四七重娄
阴遁子从寅乾午,吕申二五八中谋
乾位顺排三六九,午宫一四七上游
关键还看大小月,以上数字重新求
二十八天一四七,月满三六九中筹
三十一天二五八,仔细推敲别挠头
寅申之上再加时,便是今日文昌侯
注:文昌,也称天目。十八时辰行一周,十八时辰也就是1.5天。因此每三天,文昌就转两周。所以可以以每三天作为文昌新的起点。比如,第1天子时,文昌从起点出发;第4天子时,文昌从起点出发;第7天子时,文昌从起点出发,依此类推。
文昌,阳遁子时从申起,阴遁子时从寅起,皆是顺行。
阳遁须在乾坤停留两算,阴遁须在艮巽停留两算。
【阳遁子时申巽子】说的是阳遁局中,子时文昌只会出现在申巽子这三个位置上。至于为什么?可以参考我这份文件,或者自己手动从甲子日子时排一下就明了。
【积日折三一点五】这句有点难理解。需要知道太乙其实是有五元共360局的,每一元72年(时计以时辰为单位),故可以认为360是最大的一个计数。对于年计,360年为一循环;对于时计,360时辰为一循环。360时辰相当于30天,一月之数!(此话非常重要,切记!)
所谓的【折三】即除以三求余数,后面的【一点五】为乘数。公式如下:
积日数 % 3 × 1.5 = 盈差
如果是单纯的 积日数 除以 3 ,其结果是文昌运行的周数。
三天文昌转两周,回到原来的申位置(假设是阳遁)比如余数为1时,说明此日【子时】文昌应该起于【申】;余数为2时,此日【子时】文昌起于【巽】;余数为0时,此日【子时】文昌起于【子】。
盈差 求出来,再与【武德二五八顺猴,巽上排来三六九,子上一四七重娄】对照。比如,积日数为 5 ,按照上面公式求得 3
,也就是此日【子时】文昌起于巽。自此,阳遁论述完毕,阴遁也相同,只不过阴遁甲子日子时起于寅。
对于我们捷法来说,须先求积日数。
未完继续,接着讲【二十八天一四七,月满三六九中筹】。。。。。